徐州沛县:纵观汉大风歌碑,千年文明话沧桑(图
中国网2月15日讯 汉大风歌碑、元代摹刻碑静阅沛县千年沧桑,是沛县仅存的珍贵历史文化遗存,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前来凭吊、游览。大风歌碑,又称歌风碑,因镌刻汉高祖皇帝刘邦《大风歌》而得名。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谋反,汉高祖刘邦亲往征讨。公元前195年平叛还都,途经故乡沛县,“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汉高祖本纪》)。这就是留传千古、开西京乐府之始的《大风歌》。沛人为了纪念这一难忘的情景,因台作室,名曰“歌风台”;前立碑石,大篆镌是歌,名曰“汉高祖皇帝歌碑”,又名“大风碑”,或称“歌风碑”。是沛县博物馆镇馆之宝,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汉碑
图为汉碑
碑立于东汉
汉孝惠帝五年(公元前189年),以高祖刘邦曾任泗水亭长,以特例准于沛县改沛宫而为高祖原庙,但却没有立碑。因为当时刻有文字的功德碑还没有出现,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后汉以来,碑碣云起”,大风歌碑的最早时间,只能到东汉时期才可能出现。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沛县城内有汉高祖庙,庙前有三碑,后汉立。三碑中应有汉代大风歌碑,这是该碑较早的见证人。北宋乐史著《太平寰宇记》中记载:歌风台在县城东南一百八十步,并沛宫俱在泗水西岸,立石篆刻歌风辞于其上。
至于书写者历来众说纷纭:《明万历沛县志》大风歌碑条云:“碑刻汉高祖皇帝歌,字悉篆文,长径尺,相传蔡邕书,无所考……” 。民国九年《沛县志》记述书写者时说:“相传为蔡邕书------或云汉曹喜书。”
“歌风碑”原高?厘米,宽123厘米。《明万历沛县志》大风歌碑条记载如下:“碑刻汉高祖皇帝歌,字悉篆文,长径尺,阔八寸。”现存沛县博物馆的“汉代歌风碑”,是残存的碑身上部,高约170厘米,宽123厘米。下部已无踪迹。“歌风碑”的文字是竖排,右起,共四行,第一行相当于题目,尚存“汉高祖皇帝”;第二行是《大风歌》的开始,尚存“大风起兮云”,第三行尚存“加海内兮归”,第四行尚存“得猛士兮守”,每行尚存五个字。歌辞部分,前两行各缺三个字,末行缺两个字,即缺第一句的末二字“飞扬”,第二句的第一个字“威”和末二字“故乡”,第三句的第一个字“安”和最后两个字“四方”,碑题缺“歌”字。
图为元碑,元代大德年间仿汉碑摹刻
元代摹刻碑
一千年后的元代,诗人揭奚斯在他的《歌风台》一诗中有“穹碑立断苍台上,静阅人间几劫灰”的诗句。另一位元代诗人汪巽元诗“碑存溪石高嵯峨,汉字漫灭新镌多”。从这类诗句可以看出,这时的大风歌碑,已经“静阅”了许多朝代,因为汉字漫灭,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是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郡守和洽伯川倡刻,元代摹刻碑,高285厘米,宽123厘米,碑阴刻有刘邦作《大风歌》的经过和摹刻意图和愿望及参与人等情况介绍。参与者是元大德年间沛地所属的郡、县两级地方长官,不惜用自己的薪俸,既是乡里做好事,也是高祖皇帝的感召力所在。
元代摹刻碑距今700年,石质剥落较甚,只有上部十余字可以辨认,虽不能全面印证旧碑,但可以衡量原碑的高度。
碑断于明代
历史的车轮又来到了明代,有识之士们对大风歌碑的关注和维护仍再进行中。
明初诗人杨士奇诗云“崇台面河曲,穹碑倚烟村。”可以看出,当时的“歌风台”和”歌风碑”都还完整。到了嘉靖年间,诗人唐顺之的诗,反映的就是另一种情况了:“我来拟上歌风台,岂意台空只平地。琉璃古井亦崩塌,断碑无字苔藓翳。”查阅《明万历沛县志》的记载:“在沛县东南数十武有二碑,刻高帝作大风歌,旧在泗水西岸,岁久颓圮,间于民居,成化徙今地。御史陈嘉谟更修拓之,天台卢荣记。嘉靖十四年,知县杨政作亭覆碑。万历二十二年,知县苏万民立坊表之,台旧碑日暴烈日中三十余年,苔封藓护,渐就剥落。二十五年知县罗士学元大德年间摹刻新碑于泥沙中,而绕覆之于亭。”
再据万历二十五年所修之《沛志》记载:“今旧碑中断,锢以铁。”可知在明万历年间,汉碑已中断矣,然未言于何时,可能断于明嘉靖四十四年的黄河大溃决中。
清代的多舛。
清乾隆初,汉碑下部仍存。据乾隆五年《徐州府志》载:“歌风碑在沛县歌风台,竖于东,中断,束于铁。”
以后的《沛县志》记载,乾隆四十六年、咸丰元年、咸丰十一年,沛县境内相继遭受黄河决口和捻军攻陷。河决丰工,台复漂没,而中郎断碑亦埋翳于荒烟蔓草中有矣。咸丰十一年,捻军陷沛县,村庄尽成灰烬------就是这几十年的水患兵燹中,汉大风歌碑下部失落无存,元代摹刻碑也中部断裂。同治十年(1871年),知县许诵宣将歌风碑迁于歌风书院内。光绪元年,任沛县知县的孔广仁在《歌风台》诗中这样写道:“惟见断碑蚀莓苔,收拾残缺发光彩”。光绪三年(1877年),因歌风台狭小,在邑绅孔广仁的捐资倡议下,又将歌风台迁于歌风书院以西数步,并将歌风碑并历代名人题咏尚存者,一并移入其中。
抗战时的幸免于难
民国初年歌风书院改建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后又于此创办沛县中学,汉代歌风碑与元代摹刻碑一直处于学校西偏之北端,覆以房屋。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轰炸沛城,所幸两碑无损。后驻沛日本宪兵队长森协,欲将歌风碑劫往日本,赖沛人谎说此碑无甚价值,使其稍有迟疑。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此事遂寝。大风碑得以在故土保存,此汉民族之大幸也。
新中国成立后的重放光彩
解放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保护古迹的指示,沛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12月10日,建歌风亭一座,将歌风碑残存上部树于亭中,元代摹刻碑立于亭外。1957年,大风歌碑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年动乱间,亭拆碑倒,这一珍贵历史文物又蒙受了一次重大灾难。1975年,江苏省文化局拨给专款,并在县政府的资助下新建台高一米的三间仿古建筑,亦名“歌风台”。置二碑于台内,西侧为汉碑碑,东侧为元代摹刻碑,元碑阴记述露于墙外。
1982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重新将汉代大风歌碑公布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沛县文博工作者多年努力,从“金石大字典”、“四体大字典”、“重订六书通”、“金石索”等著作中,悉数查出歌风碑下部所缺九字,县政府拨出专款,摹勒旧字,使千年古碑恢复原貌。因此年为农历甲子年,故称为“甲子碑”。
图为甲子碑,1984年仿汉碑摹刻
歌风碑保护、利用依然是我们新世纪新课题,作为珍贵文物大风歌碑不仅是沛县的,也是中国的、世界的!
(作者:张玉兰 系沛县博物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