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秭归政府主导六大措施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利

影视旅游阅读:

湖北秭归政府主导六大措施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利,影视

中国网2月15日讯 秭归县民俗文化保护与利用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现已形成以县委政府为主导,生态县域化、保护基地化、传承大众化、利用谱系化、开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化的保护和利用工作格局。

湖北秭归政府主导六大措施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利,影视

开展全面普查,加强科学管理。近年来,多次组织规模较大的民俗文化田野普查。着重对民俗文化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生存现状等进行记录、建档和数据库建设,运用图文声像等视觉和听觉形象配置,较好地记录和保存民间艺术的原始形态,建立规范的档案资料,落实有关可行的保护措施,为全面做好保护与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现系统登记民间艺人2193名,配套录入500人的图文声像电子素材资料。建成非遗数据库1个,电子素材达12T以上。建成非遗档案室1个、建档56卷,非遗展厅1个,展出项目实物100多件。整理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秭归卷》、《中国民俗志.秭归卷》,获得业内最高奖项“山花奖”。完成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等阶段性任务。组建屈原文化研究、民间文艺家等8个协会,骚坛、丹阳等诗社15个。

湖北秭归政府主导六大措施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利,影视

完善保护机制,建立领导机构和培训制度。县委政府把民俗文化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一是先后成立了民俗文化田野调查、文物保护、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县文物局、县非遗中心等法定工作机构,艺术团挂牌建东花鼓戏剧团,开工新建县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二是抓业务培训,着重对民俗文化工作者和项目传承人加强政策宣传、进行业务培训、辅导等。现已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部门、乡镇综合文化站、非遗项目传承人、民间文艺社团为主体,以文化旅游企业为载体,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民俗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工作格局。

湖北秭归政府主导六大措施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利,影视

制定保护政策,落实传承措施和协作体系。近年来,秭归县紧紧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坚持保护第一、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已将其纳入乡镇综合目标考核,制定实施了《秭归县文物保护管理实施办法》《秭归县凤凰山古民居保护办法》《秭归县野外文物保护三级联保责任制》《秭归县文物保护暂行规定》《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条例》等政策。建立两年评定一次的“屈原文艺创作奖”,已开展六届评奖活动。十二五期间,安排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730万元。2013年出台了《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考核和传承补助办法》,将非遗保护经费、传承人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还与三峡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建立起保护基地合作关系。

湖北秭归政府主导六大措施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利,影视

开展民俗文化活动,营造浓厚传承氛围。十二五期间,筹措1000多万元,每年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春节联欢晚会,2009年起,连年与台湾开展海峡两岸文化、文物交流活动。举办四届民间文艺调演,策划举办乡村达人秀、屈原作品背诵大赛、秭归味道·屈原家宴、传承端午习俗守护精神家园万人签名、我在屈乡过端午等大型民俗主题活动。各乡镇也相继举办民间文艺调演和主题民俗文化活动。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民俗文化进校本课程、进学生社团、进乡村少年宫等“三进”活动,支持学校开展“上一次端午民俗课” “大家唱大家跳秭归花鼓舞”等活动,编写校本教材13本、印刷4万册。

湖北秭归政府主导六大措施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利,影视

挖掘民俗文化元素,创作优秀文艺作品。通过挖掘独特的民俗文化元素,创作男声表演唱《峡江船工号子》、广场舞《秭归花鼓舞》荣获全国第十三、十四届群星奖;原创民俗情景歌舞《大端午》获宜昌文华大奖,男声表演唱《敲起琴鼓劲逮逮》斩获宜昌群星奖之后、又获全省艺术节音乐类第一名,现已入围全国艺术节群星奖比赛。茅坪镇锣鼓山歌《茅坪是个好地方》,成功入选2016年全国社区网络春晚;沙镇溪镇民俗表演《开山号子》获楚天群星奖铜奖,郭家坝镇民俗表演唱《老木榨一响菜油香》,获 “春满楚天”地方春节文艺晚会展播优秀节目奖等。王健强、马桂兰作品获宜昌市屈原文艺创作奖。周凌云作品《屈原的村庄》入选省作协《家乡书》散文创作项目。先后编辑出版《秭归风物传说》《三峡秭归风俗》《秭归饮食习俗》《秭归民间音乐集》《建东花鼓戏》《屈原后裔探考》《屈学问题综论》等民俗专著,县文联主办的《屈原文学》成为全国十佳文学内刊,电视台先后拍摄《峡江号子王》《屈原传说》《屈原故里.魅力秭归》《端午味道·传承》《我在屈乡过端午》《风韵秭归》等有影响力的专题片。

湖北秭归政府主导六大措施加强民俗文化保护利,影视

注重活态保护与利用,为产业发展奠基。在全县建非遗保护基地、传习所55处。其中,屈原故里非遗传承保护基地被命名为湖北省首批非遗传承示范基地。2012年,屈原故里景区挂牌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2015年,获授全国、全省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屈原故里、九畹溪、链子崖、三峡竹海等景区,石柱、万古寺、牛岭、西陵峡、屈原、磨坪、陈家坝、建东等特色文化旅游村,相继成为民俗文化保护和利用的示范窗口。《礼魂》在景区演出6500多场次,接待中外游客近200多万人次,累计收入超过1亿元;《民间记忆》《青滩姐儿泄滩妹》《建东花鼓戏》等受到游客普遍欢迎。支持屈姑食品等企业从事民俗文化开发,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扶持非遗传承人开发龙舟帆船、竹编竹简、堂鼓香包等生产性传承保护项目与市场对接。(伍策 王罡)

影视游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