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游微信号

华策杯编剧课堂韩小凌: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

影视娱乐网
华策杯编剧课堂韩小凌: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影视


  影视游讯 做发行和制片出身的韩小凌,是中国计划经济末期到中国电影转型引进大片过程的亲历者。在今天的“华策杯”编剧课堂上,她从宏观角度介绍了电影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从微观的角度讨论了电影制作、发行,以及院线和影院的起落。


  韩小凌回忆中国推动院线制改革时期,由民营资本介入影院建设,那时中国影院市场处在一个非常饥渴的状态,大量影院开始兴建,但没有人知道院线战略是否会盈利。她说,当时万达建的第一个影院在天津,位置不是城市的中心地带,而且天津不是票房重镇,但影院开幕第一周票房就达到整个天津市的所有影院的量。那时,大家迅速意识到,原来开电影院是可以赚钱的。2012年到2013年,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个拐点,电影院供大于求,预示着银幕数量已经相对饱和,而且影院租金、维护成本高,没有一个健康的商业循环,早期进来观影的人就减少了,所以很多影院入不敷出,甚至倒闭。韩小凌说,近年来数字放映令中国院线起死回生,任何一个老外看到中国影院的数据时都兴奋的要死,平均一天开一家影院,像IMAX这种快活不下去的外国公司在中国也找到了新生。


  另外,韩小凌还讲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农村放映。2008年,她发行了一个片子叫《一个人的奥林匹克》,正好赶上农村万点同映。“当时拉了农行的赞助,在片头给它打了一个像标版的广告,但这一举动的收益却是巨大的。因为全世界从来没有一万个地方在同一时间放映同一部电影,而且它还是主旋律电影,在院线上映的空间很小。但央视在焦点访谈等新闻节目中滚动报道了这条新闻,其中有一条新闻农行的领导多次露脸,于是回去大大表扬了做这件事的人,他说‘咱们投了这么多回广告,都没有这次效果好。’”农村放映的意义在于,如果你从小就常看电影,那么长大了也会愿意去看。虽然农村放映用的是1.3K的设备,比床单大不了多少的荧幕,但以后如果县城里有了影院,他们也乐意花20块看场电影。总在宣传电影,常在推广影院,不如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来的巧妙。这是电影宣传的手段,也是电影发行的方向。


  代表作:《夜宴》、《转山》、《墨攻》、《刀见笑》、《宝贝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