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被党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批评(2)
近几个月,几位知名学者纷纷发表文章抨击赵本山的小品、电视剧格调低下,甚至有人断言赵本山时代已经过去。
对这些“传言”和批评,赵本山本人均无任何直接回应。至今让大家记住的,只有他的两个动作:一是10月19日深夜,赵本山组织召开本山传媒演职人员大会,学习和贯彻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二是赵本山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独家专访时说:“艺术家应该要懂政治,这是首先。你不靠近政治,不相信你的党,那还搞什么艺术?你不听党的话你还搞什么艺术?”
但显然一些人并不领情,赵本山组织大家学习的次日,即10月20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环球时报》林鹏飞撰写的时评《赵本山激动得睡不着,这就对了》,指出赵本山这次的反应,具有十分必要的“政治正确性”。“他做出的承诺,也会等待舆论的验收。”
再看中央媒体对赵本山的“笔伐”,显然由来已久。
2011年8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张颐武的《赵本山“特长”与“特短” 通俗与庸俗》一文,直指赵本山的“特长”在某些时候也会成为“特短”。“有时‘通俗’和‘庸俗’只有一步之差,有时‘适应’观众和‘迎合’观众也只有一步之差,稍有不慎,就难免会失掉必要的分寸。”
2011年5月底,《人民日报》刊登薛晋文的《“乡村爱情”缺乏农民情感》文章,文中说:“从农村剧肩负的社会责任、艺术使命和审美理想层面而言,‘乡村爱情’系列农村剧又显得单薄和浮泛,难以彰显农村剧的真正艺术品格和审美价值。”这是赵本山的“乡村爱情”系列剧遭遇的第一次“官方批评”。
2003年5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由肖彬、刘晓宇撰文的《有感于赵本山“没有计划”》一文,提醒赵本山戒浮躁。“相声小品艺术不景气,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最主要的一点是一些演员的浮躁心态所致。”